合理解決和滿足礦井開拓的需要![]() ![]() 合理解決和滿足礦井開拓的需要從井筒(硐)形式組合上看有斜井一立井、平硐一斜井、平硐一立井及平硐一斜井一立井等4種類型。斜井一立井組合方式又分主斜井一副立井和主立井一副斜井開拓方式。由于主立井一副斜井開拓方式不能充分利用立井和斜井的主要優點,應用較少;而主斜井一副立井綜合了斜井和立井的優點,且主、副提升能力大,得到較多的應用,特別適合于大型或特大型礦井的開拓。 平硐與其他井筒形式組合的開拓方式,一般以平硐為主,并依據地形地貌、特殊要求及礦井發展需要等因素,靈活組合其他井筒形式,合理解決和滿足礦井開拓的需要。如有的平硐開拓礦井,為利于地面排矸的需要,復合破碎機可以在移動破碎站中使用。專門在井田中深部山區地帶開鑿了一個排矸立井;有的平硐距離很長,另開鑿副立井,輔助提升能力大,同時通風路線短。 對通風有利,有的礦井依據地形特點,為解決工業場地狹小問題,分井口布置主平硐一副斜井、主斜井一副平硐等開拓方式。為解決深、淺部煤層的開采,有的礦井采用淺部平硐、深部立井(或斜井)的綜合開拓方式。當需加大礦區開發強度時,可以同時開發平硐水平上下的煤層,即上部的平硐和下部的斜井(或立井)同時開發,并用一個工業場地,其井下部分相當于兩個水平同時生產,但應注意上下水平的壓茬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