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分布對煤礦生產影響很大![]() ![]() 井田分布對煤礦生產影響很大井田構造為一不對稱的北東向向斜,東翼傾角一般為90,西翼傾角30~420。已查明的斷層33條。有三次巖漿活動,其中對煤層、煤質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紀輝綠巖,它呈復式巖床侵入,分布在井田中部及南部,沿斷層侵入,然后伸向斷層兩盤,此外井田東部尚有一片輝綠巖侵入,破壞了煤層的連續性,煤層發生大面積變質而成為天然焦。 煤質以氣煤為主,長焰煤次之,屬高沼氣礦井,有煤塵爆炸危險。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無強含水層。圓振動篩可以在陶粒砂設備生產線中使用。全井有工業儲量74100萬噸。根據該井田的地質條件及國家對該礦區開發的要求,對井田開拓設計的幾個主要原則問題分述如下。該井田煤層較多,厚度大,傾角緩,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儲量豐富,具備建設特大型礦井的條件。 但因煤層埋藏深(一般為600~1000米),斷層多,火成巖體多,沼氣量大,加上煤層結構復雜,所以限制了礦井的生產能力。根據礦區現有生產礦井的實際生產水平以及國家對該礦區煤炭的迫切需要,裝備一定數量的普通機組工作面,6~7個采區生產可以達到240萬噸。設計時對年產量共提出兩個方案:240萬噸和300萬噸。對這兩個方案進行技術分析后,認為300萬噸的方案雖然困難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