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巷道掘進和維護量、采煤工藝的改革、通風和生產能力、瓦斯治理等方面綜合考慮,上述各通風方式中兩進一回的Y型通風方式是一種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通風方式。Y型通風方式實施的關鍵是沿空留巷技術。沿空留巷具有煤炭回收率高、巷道掘進率低、采掘銜接合理、技術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
并且有利于安全生產和巷道布置改革,從而為前進式、往復式開采及Y型通風方式的應用創造條件。多年來一直是我國煤炭開采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我國沿空留巷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巷旁手段采用矸石垛、木密集支柱等,僅限于在薄煤層中應用。河南破碎機可以在陶粒砂設備生產線中使用。到了70年代,巷旁支護開始采用混凝土砌塊和密集金屬支柱,并成功應用于中厚煤層。
利用高水充填材料(水灰比大于或等于1.85:1,凈漿時水體積比85%以上)在巷旁實現機械化構筑護巷充填帶的技術,代表了目前沿空留巷技術的世界水平。國外高水巷旁充填技術是70年代末首先在外國發展起來的,迄今仍居領先地位。80年代初,煤炭工業部為了改變我國在沿空留巷技術方面的落后局面,推動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